※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重点推荐:
* 中华楹联报创刊10周年:蒋有泉题词(联墨)、曾正社发表评论
* 第115期“育英杯”对联攻擂,李永清出句,10月10日截稿
* 中国楹联学会楹联书法创作培训中心第三期“联墨双修”研修班招生简章
* 第107期“兴隆杯”对联擂台,胥亚军出句,9月20日截稿
* 第二届“观音山杯”恭请观音归南海全球楹联大赛,9月30日截稿
第十四届(三门峡)楹联论坛
暨《中华楹联报》创刊十周年
庆典纪要
为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楹联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思路、发展理论,落实中国楹联学会提出的让楹联文化成为全民文化的奋斗目标,中国楹联学会、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三门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中共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宣传部、湖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017年9月21日至23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共同举办第十四届中国(三门峡)楹联论坛暨《中华楹联报》创刊十周年庆典活动。
论坛由中共三门峡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牛兰英主持,中共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吴云致辞,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发表书面讲话。中共湖滨区委书记亢哲楠,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鸿星,三门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戢彩铃,湖滨区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志彬,湖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全乐,中国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方留聚、孙满仓,副会长叶子彤、刘太品,会长助理刘兴君、王新波、陈丽荣,河南诗词学会会长何广才,河南省楹联学会会长徐豫生、常务副会长李文郑,河南省纪委方正诗社社长陈国权,西藏自治区楹联学会会长刘文,海南省楹联学会会长邓柔刚、常务副会长羊宏,云南省楹联学会会长王光明、副会长李嫦莉,浙江省楹联研究会执行会长朱庆文,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汤洁,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学森,山西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杨振生,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王雪森,广东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梁健,吉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朱森林,新疆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夏冠洲、副秘书长赵惠斌,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家安,河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孙少龙,辽宁省高校楹联研究会会长郭德军,《联都网》站长李忠云,《中华国粹网》副站长汪星群,《中国楹联报》编辑部主任钮文静、责编陶宇,《中华楹联报》专栏作家生吉俐、应绿霞、韩鹏飞,论文获奖作者梁志方、于红珍、曾小云、安俊维、王凤茹、韩进卿,征文获奖作者李群懿、段允生、江俩强、薛振堂、刘洪敏,入选论文作者曾正社、魏艳鸣、张永剑、赵殿文,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郭永和、王西川、郭新华、李永清、李进才、彭艳梅,以及会员代表等150余人应邀出席论坛。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应邀出席“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联谊会”“中国楹联学会媒体传播中心”授牌仪式,列席三门峡市楹联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观摩三门峡市第二届(国学)朗诵比赛,参观三门峡楹联文化建设成果,并赴陕州地坑院开展采风活动。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42位作者的学术论文。与会代表紧扣主题,畅所欲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讨,论点鲜明,内容详实,风格各异,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与会代表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新闻舆论工作放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审视,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把握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并激励我们坚定“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信念,以优异成绩解答时代考题。与会代表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大家表示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时代条件出发,不断适应当今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形态,以深入宣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坚持“把楹联写在党旗上”的崇高理念,充分发挥楹联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与感召力,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服务改革发展、凝聚智慧人心,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与会代表认为,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很辛苦的职业。《中华楹联报》创刊10年来,在中共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中国楹联学会的指导下,三门峡市楹联学会的精心运筹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坚持引领导向、服务大局,坚持责任担当、甘于奉献,坚持兼收并蓄、开放办报,坚持传媒集约,创新发展,率先构建起报纸、网站、微信三位一体的有机运行体系,实现了由区域性向全国性的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各级楹联报刊一道,用智慧与汗水书写卓越与荣光,以楹联文化的视角,记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社会之先声,发挥成风化人的作用,为楹联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楹联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中华楹联报》实践再次证明:一份报刊、一位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我们一定要借鉴《中华楹联报》的发展经验,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善于应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之深刻变化,勇于改进创新,恪守职业道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勤奋工作、甘于奉献,把提升报刊的可读性作为第一要务,在内容与形式上,力求通俗易懂、饶有兴味、真切感人、喜闻乐见,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为推进楹联文化事业,筑就楹联文化高峰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
与会代表认为,走向社会、走进群众,是楹联媒体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楹联文化事业发展与队伍壮大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正在更多地体现在提升生活理念,关注生活品质,投身传统文学艺术上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标识”的楹联文化,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与青睐。蒋有泉会长多次强调,中国楹联学会的长期目标是让楹联文化成为全民文化。其中,楹联媒体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楹联文化与社会需求、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是楹联文化成为全民文化的催化剂。实现楹联文化向全民文化转化的目标,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素质,即让人们对于美好事物有一定的感知力、创造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使其精神面貌与品德修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热情地参与楹联文化艺术中,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因此,楹联媒体要致力于研究适合楹联文化艺术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楹联美术资源,广泛开展特色楹联活动,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楹联文化艺术的相关信息,使之真正步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与会代表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领域呈现出不均衡局面,网络、微信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正在影响、冲击包括报纸、期刊在内的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环境,舆论生态日益复杂。但是,新媒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舆论导向产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也为楹联文化的普及、提高与发展能够融入新媒体提供了可行性。我们一定要善于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中,摸索规律,探索二者融合的切入点,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坚持舆论导向和传播价值的一致性,避免在内容、模式和空间上的形式单一化、思维程式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有机整合,发挥“楹联+”思维方式的先导性,使之成为楹联文化更广泛传播的有效平台工具。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与会代表表示,要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楹联新闻舆论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化为我们自觉而生动的实践,在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努力攀登楹联文化事业发展的新高峰,以优异成绩奉献给伟大的时代与人民,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日秋分,秋分来源、三侯、传说、习俗、养生、诗词都在这里
今年的秋分时间为2017年9月23日 04:01:44,农历丁酉年 八月初四 星期六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这一天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八月中,解见春分。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
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
——崔寔《四民月令》
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
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
秋分来源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秋分”与“春分”一样,
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传说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礼记》
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习俗
竖蛋
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候南极
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
因为我国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南极仙翁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
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秋分养生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
秋分前后,不仅月饼市场开始旺盛,此季的螃蟹也开始黄肥肉满。由于螃蟹性寒,虚寒者不宜多食,更不能与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
月饼是高糖、高脂食品,早上或中午吃可补充能量,也不易发胖,但在晚上,则应少吃或不吃月饼,品尝时,宜多饮绿茶。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
今年的秋气似乎来的比往年都早,
秋分时节大雁开始南归,秋叶还未黄透,
秋借着候鸟的翅膀飞过辽阔的大地,
抬头是斗转星移的天空,
低头是日渐金黄的大地,
正如昼夜相均的时间,
一切都是恰如其分的刚刚好。
入耳是虫鸣,入眼满堂荷瘦,
微凉的天气,澄澈高远的天空,
这都是九月的秋光,褪去夏日的喧闹,
天地慢慢回归宁静与简单。
恰如人生,极致的绚烂后,
会渐入一个平缓的时间维度里,
让生命开始自我咀嚼式的反省,
重拾平和的生命之力,
为往后的时日贮存生机。
秋分时节,向天地万物问安好,
向寒来暑往的季节变迁致以微笑,
问候田间金黄的稻谷和奔忙的农人。
做一个坦然的人,内心从容不迫,
淡看兴衰枯败,活得自在洒脱。
和侃法师三绝诗二
[南北朝]庾信
客游经岁月。
羇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鴈。
秋分俱渡河。
赏析:秋日里愁思渐起。秋分时,北雁南飞,只身在外的游子也想做那南飞的大雁,渴望亲近故国,渴望回到家乡。回首河堤忘,眷眷嗟离别。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赏析:傍晚冷风吹过,刚下过雨的幽静小院变得泥泞。夕阳照射着细草,江景不经意闯入眼中。书房乱了,酒喝干了,在秋日里做个随性人,幸好邻里并未议论。
中秋对月
[唐]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赏析:美景美色总在秋。秋分,日夜平分。中秋,月似银盘。碧空如洗,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天看起来更高了。
赠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
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
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赏析:天转凉了,心也变得越来越静,越来越清,人的情绪也总在这一段时日内放平。除了秋日的温度,有时一句醍醐灌顶的话,也会让人感到秋日带给人的凉意与冷静。
点绛唇
[宋]谢逸
金气秋分,
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
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
银桥人散。
吹彻昭华管。
赏析:秋期过半,残荷听雨,桂子飘香。风清露凉,一轮明月挂在天上。透过朦朦月光,遥想天上仙宫,昭华丝竹之声靡靡,霓裳衣袖翩翩,人影散乱。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赏析:秋天似乎比记忆中来的早了些,树叶尚未枯黄,就被瑟瑟风中扫落在地。年岁渐长,人生也仿佛进入了秋天。年华已逝,岁月已晚,一杯酒,一卷书,以书就酒,来感慨一下这早来的秋天。
水调歌头
[宋]牟巘
叔父茅封贵,先帝棣华亲。
平生为善最乐,夙德宛天人。
玉叶金枝方茂,瑶沼丹壶如画,光景镇长新。
五福一日寿,万象总皆春。
正秋分,记初度,绂缠麟。
传宣来自绛阙,瑞采蔚轮囷.
乐有钧天九奏,尊有仙家九酝,翠釜紫驼珍.
笑把南山指,还以祝严宸。
赏析:落叶飞舞,凉风徐徐。秋天是个伤感而浪漫的日子,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季一样,令人又爱又恨。在这个暖暖的秋日,我们如释重放,放松心情享受秋日里暖暖的阳光味道。
和孟世功秋日吴江见寄
[宋]吴芾
扁舟西去气凌云,坐看鱼龙跃浪纹。
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
忘机鸥鹭情相狎,入笔江山句不群。
正恐功名来追逐,烟波深处未留君。
赏析:在秋日里与朋友告别,只希望友人珍重。满山红叶,河里鱼儿争相跃出水面。世人争名逐利,我只愿友人在离开以后,独自一人面对世界不要失去本心。
客中秋夜
[明]孙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赏析:天凉,露水也变白了。月光皎洁,群山沉静。天高地远,大雁南飞。愁思渐起,举杯解愁,不知何时才能从红尘俗世中脱身,效法陶潜,采菊南山。
秋分日忆用济
[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赏析:万物似乎都在秋分日回到了原点。对于不在身边的亲人,我们总是格外思念。秋分一过,天渐渐变短,冬日的脚步渐进。秋日里,也需做好面对冬日的准备。
※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
重点推荐:
* 中华楹联报创刊10周年:蒋有泉题词(联墨)、曾正社发表评论
* 第115期“育英杯”对联攻擂,李永清出句,10月10日截稿
* 中国楹联学会楹联书法创作培训中心第三期“联墨双修”研修班招生简章
* 第107期“兴隆杯”对联擂台,胥亚军出句,9月20日截稿
* 第二届“观音山杯”恭请观音归南海全球楹联大赛,9月30日截稿